
东德计算机技术,东德计算机技术怎么样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德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德计算机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当年苏联走电子管路线,美欧走晶体管路线的往事谁能讲一讲?
苏联人基础数学领域并不落后 反而很先进,因此电子技术大方向还是能把握住的 但苏联当年是***经济 并且除了东德和少数中欧国家地区 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其实都是工业落后的农业国 别说发展一个电子工业 会用就不错了 某种角度来说 苏联当年也是被迫选择了落后的技术路线
沒有的事。
新中国建立,只有苏联给我们技术。五六十年代是电子管的天下,中国生产的电子管,起初以苏联的型号命名,后来才有自己命名的型号。六十年代,中国有了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也都是苏联的型号,后来有自己的型号。
电子管发明较早,不是苏联而是西方发明的。晶体管发明较晚,也不是苏联,而是四十年代西方人发明的。
不管电子管还是晶体管,起初,我们引进的是苏联技术。
晶体管是电子管的升级换代。技术上也是提高了很多。但晶体管的技术比电子管来说要复杂的多。西方的电子技术比前苏联要先进的多。因此西方的电子集成化要比前苏联要先进。这也是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结果。就跟目前世界科技发展一样。从若贝尔奖的获得国家就能看出科技发展结果。科技成果不是吹出来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苏联走鍺晶体管集成电路,美欧走硅晶体管晶体管,苏联到80年代发现走错了路线,走硅晶体管,很快接近。中国硅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技术是从前苏联国家引进的。
晶体管诞生先鍺后硅,苏联路线比较保守坚持鍺很长时间,中国都用硅。可能鍺更适合军用,可靠耐用,第二次中东战争时苏制电子系统很有效,美国军民融合比较好。鍺集成电路是前苏联发明,硅集成电路是美国发明,都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鍺集成电路加工技术要求很高,所以未成为主要方向,未来光集成电路是主力。
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晶体硅晶管技术苏联没优势,一方面是苏联人面向核战电磁背景,装备都考虑大通量大量程,能承受核弹电磁爆电磁冲击,
最有代表性的图一95等图系飞机,可以适应核武核爆强电磁环境。
京东方发展史?
自1993年以来,京东方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转型创业(1993-19***)、发展主营(1998-2002)、迈进前沿(2003-2007)、实现领先(2008-2012),企业核心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转型创业(1993-19***)
形成精密电子零件与材料事业
扭亏为盈,19***年B股上市
京东方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下是京东方的发展史:
1. 1993年,京东方成立于中国北京,是一家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商。
2. 2001年,京东方开始生产TFT-LCD液晶面板。
3. 2003年,京东方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液晶面板制造商。
4. 2006年,京东方开始生产AMOLED显示屏。
京东方创立于1993年4月,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
在北京电子管厂基础上,员工自筹650万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立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东升出任董事长兼总裁,带领濒临倒闭的老电子管厂走上“产业报国,强企富民”之路。
真要说到京东方的跨越式发展,还得从21世纪初的并购开始。
2001 年,京东方与韩国半导体工程有限公司(SEC)、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在韩国合资设立了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HYLCD),而后,京 东方将HYLCD作为收购主体,收购HYNIX全资子公司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X)所持的STN-LCD(超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及 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业务的资产。
借鉴第一次海外并购的成功经验,京东方在韩国设立子公司BOE-HYDIS作为收购主体。 2002年11月,BOE-HYDIS收购了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及其子公司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HYDIS)全部与TFT- LCD(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器件)业务持续进行有关的资产、房产和权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德计算机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德计算机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20245.html发布于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