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防治图谱,玉米***防治图谱最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病毒防治图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玉米病毒防治图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玉米***病该怎样防治?
玉米***病是对***侵染玉米植株而表现不同症状的统称。玉米生产上一般常见的***病为害有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花叶***病等)及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条矮病)等。***病在素有植物癌症之称,一旦发病后基本无法彻底治疗,因此***病防治一般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中心,结合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植株抗病性,可以有效避免控制发生为害。
玉米粗缩病:病株茎节明显缩短增粗,植株过矮,叶片宽短僵直,顶叶簇生,心叶有时纵卷紧缩并弯曲,叶鞘上一般有突起蜡色突起条斑,是以灰飞虱带毒引起传播引起。玉米矮花叶病:典型症状是玉米上部叶片叶脉间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条纹,严重时其它部位也会出现褪绿花斑,植株较矮,通常只有正常植株的一半至三分之一高,不能抽穗或抽穗后不能正常结实,目前各栽培区域都有发生,以蚜虫带毒扩散传播。玉米条矮病明显特征是株高变矮,节间变短,沿叶片叶脉出现褪绿条纹,主要是灰飞虱带毒引起传播,带病麦苗也是病菌来源。因此针对玉米***病防治,一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可以有效避免减轻田间***病的发生为害。
2、适期播种。一般春玉米早播,夏玉米适当晚播,防止蚜虫、灰飞虱高峰期与玉米感病生育期相吻合,明显能减少控制发病。
3、药剂拌种。播前选用噻虫嗪或吡虫啉或氟虫腈等种衣剂进行拌种,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田间灰飞虱、蚜虫为害,同时还能防治地下害虫,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
4、铲除越冬带毒害虫。冬前或春季及时铲除田间地头或田边、沟边杂草等,并及时防治好麦田越冬灰飞虱、蚜虫等可以减少虫口基数,结合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大面积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可以有效减少毒源。对未拌种田块,玉米拔节前选用吡蚜酮或噻虫嗪或吡虫啉等药剂对全田及田边地头杂草喷施防治两次,可以减少带毒昆虫传播为害。
5、加强田管。合理密植,氮磷钾搭配使用,增施有机肥、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保持水肥供应均衡,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逆性抗病性。
6、药剂控制。田间***病零星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减少毒源,结合喷施毒氟磷或氨基寡糖素或菌毒清等***病药剂加碧护等生长调节剂加吡虫啉或啶虫脒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钝化田间***,减轻控制为害。
玉米为啥会死苗、红苗、紫苗?原因找到,怎么补救?
春玉米适合在5——10厘米耕层土壤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眼下的5月上旬正是北方大部分地区进行春玉米播种的适播期。农民播种玉米,出苗后难免会发生死苗、红苗、紫苗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又该怎么补救呢?
玉米死苗有可能是被地下害虫伤害致死,不过玉米在苗期被地下害虫伤害后比较容易判断原因并***取针对策略,我们这里不做讨论。排除地下害虫伤害的原因后,玉米苗期死苗,应该就是被以镰孢菌、腐霉菌、立枯丝核菌为主的多种病菌侵染引起了苗期根腐病。这种病害多在玉米3——6叶时发病,表现为株型矮小,下部叶片黄化或枯死。有些植株茎叶会呈现灰绿色或***失水干枯,有的是叶鞘上出现云纹斑并引起叶枯。枯死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有水渍状或黄褐色到紫色病斑,有时会腐烂或缢缩。侵染玉米幼苗导致根腐病的病菌总共有20多种,土壤中的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为初侵染源,直接通过玉米幼苗的伤口侵入。这种病害易防但难治,规避方法是在玉米播种前注意选用抗病品种,购买使用包衣带有相应杀菌剂的***,对于没有包衣的***,农户自己播前可以使用满适金种衣剂、卫福200FF种衣剂、黑虫双全种衣剂等自行对***包衣后播种。
玉米苗期红叶多是被大麦黄矮***侵染致其发生红叶病的原因,***由蚜虫传播,由4——5片开始显症并向上发展。病叶初期为浅红色褪绿斑块,以后会沿叶脉变成紫红色条纹,病叶窄小,质地光滑坚硬,严重时整个叶片会变成红色并干枯。发病玉米幼苗明显矮化,细弱,根系不发达,成株结穗小且畸形,雌***丝少或无花丝,穗粒少且多为秕粒。玉米红叶病的规避和预防措施是,播种前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选用合理有效的药剂防治杀灭传毒蚜虫。
玉米苗期紫叶多是因为土壤缺磷引起的生理病害,病株下部叶片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均会呈现紫红色,叶缘开始卷曲,叶尖枯死,生长缓慢。成株后花丝会延迟抽出,结实不良,籽粒行列歪曲不整齐,雌穗弯曲畸形,秃尖严重。规避方法是播种前对氮磷钾进行平衡配合施用,对玉米施氮和施磷的氮磷比掌握在1:0.55。播种播种玉米科学施肥的测算,若每亩施用纯氮7.3公斤,则五氧化二磷的施用量应该是4公斤。玉米播种后苗期出现缺磷症状,可以喷施1%——3%的过磷酸钙改善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玉米为啥会死苗、红苗、紫苗?原因找到,怎么补救?”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玉米粒病是怎么造成的?
1. 真菌病害:真菌病害是玉米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类,如锈病、叶斑病和茎腐病。这些病害通常是由真菌孢子引起的,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萌发并感染玉米植株。
2. 细菌病害:细菌病害相对较少,但同样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玉米茎腐病。细菌病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灌溉水、雨水和土壤。
3. ***病害:***病害在玉米上也较为常见,例如玉米粗缩病。***可以通过虫害、植物残体和***传播。
目前玉米叶子被虫咬得厉害,不知是什么虫,怎么防治?
危害玉米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蚜虫等。根据你叙述的症状个人判断应该是鳞翅目害虫玉米螟或黏虫危害的,建议及时喷药防治。可亩用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1.6-2.4克,或高效氯氟氰菊酯1-2克,或氯虫•高氯氟2.25-3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用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
1、农业防治。根据玉米长势适时追肥和浇水,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虫能力雨后要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
2、物理防治。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于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5-7天,每亩分别悬挂相应的性诱剂诱捕器1-2个,放置高度距作物顶部20-30厘米(注意要及时更换诱芯、清理诱捕器)。灯光诱杀每30-50亩架设一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棉铃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粘虫、金龟子、蝼蛄等害虫。
3、生物防治:在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可将Bt制剂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或喷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
4、化学防治。玉米螟等为主的钻蛀性害虫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亩用有效成分辛硫磷12-16克拌10千克细沙制成毒土丢心。也可亩用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1.6-2.4克,或高效氯氟氰菊酯1-2克,或氯虫•高氯氟2.25-3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
玉米蚜虫发生量大时要及时防治,可选用对蚜虫高效且对天敌杀伤小的药剂防治,可亩用有效成分吡虫啉4克或啶虫脒1.2克,吡蚜酮5-6克等,对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在防治时根据病虫的发生情况,可将杀虫剂、[_a***_]剂和叶面肥混合喷施,实现一喷多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防治图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防治图谱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25651.html发布于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