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菜豆***防治,地菜豆种植技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菜豆病毒防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菜豆病毒防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种植菜豆,易发生灰霉病,要如何防治呢?
菜豆味道鲜美可口,营养含量十分丰富,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但是在菜豆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灰霉病危害,尤其是冬季、早春棚室菜豆栽培重要病害,其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发病率高达35%至45%,此病除危害菜豆外,还会危害瓜类,茄果类,叶菜类蔬菜等多种作物,下面来了解一下菜豆***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菜豆幼苗受害,幼苗子叶变软、下垂、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株周边长出灰白色霉层;豆苗成株受害,距离地面10至15cm处的茎上出现云纹状病斑,并班中央呈淡棕色至浅***,病斑边缘呈浅褐色,空气湿度大,病斑表面会产生灰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斑表面破裂,形成纤维状;病菌还可从茎蔓分支处侵入植株,病部形成水渍状、凹陷病斑,植株以上的枝叶逐渐萎蔫;
叶片受害,一般情况下从叶尖开始发病,随着病情的加重,成“V”字形向内发展,受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成片,表面出现灰色霉层,叶片逐渐共萎蔫枯死;开花结荚期受害,先侵染败花后,后浸染嫩荚,病部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凹陷病斑,热环境下病斑表面出现灰色霉层。
菜豆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真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病害,与黄瓜、番茄等灰霉病是同种病原菌引发所致,发生规律也基本一致;病菌属弱寄生菌类型,在寄主植物生长衰弱、抗病性差的情况下,才易被侵染,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发病较重;冬春季节阴雨天气多,田间栽植密度过大,植株表面结露,浇水过量通风不及时,病情会迅速蔓延发展。
三、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
建议***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和膜下浇水,合理密植,适量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注意保温和提高夜间温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带到棚外集中销毁,可有效防止病菌蔓延发展;
2、药剂防治;
豆荚主要病虫怎么治?
1、蚜虫
豆角发生蚜虫以后,豆角叶片翻卷,叶片发黄枯萎,蚜虫的分泌物还会影响光合作用,蚜虫也是豆角***的传播元凶。
物理防治方法:建议悬挂***沾虫板,杀虫原理是利用蚜虫对黄颜色的趋光性,能够有效杀灭迁飞性蚜虫。***沾虫板使用方法是一亩地(667平方)可以悬挂50张就可以,悬挂的位置高于豆角顶端20厘米,并且随着豆角的生长要不断调整。
农药防治方法:因使用沾虫板有效的降低了蚜虫的虫口密度,农药防治就比较容易,可以***用噻虫嗪加上吡蚜酮再加上烯啶虫胺进行复配来喷雾。
各种豆螟和夜蛾类害虫在豆角生长过程中发生的量是非常大的,很多农户往往把这几类害虫称为青虫。
物理防治方法:农户可以在地头悬挂杀虫灯来杀灭成虫,成虫就是农户常说的飞蛾,这个原理就是利用飞蛾夜晚的趋光性,杀灭飞蛾就是阻断了飞蛾产卵,来降低青虫的发生。
使用杀虫灯的农户要注意,杀虫灯的位置一定要放于地头,距离豆角要有5米以上的距离,不能放于地中心,并且要定时的清理灯管及存储袋。
农药防治方法:青虫豆螟之类的害虫,我们常用的农药一个是聚酯类的,比如高效氯氟氰菊酯,聚酯类农药的特点是杀虫广谱击倒速度快的特点,属于高效低毒类的农药,另外可以使用微毒农药氯虫苯甲酰胺来进行防治。
鳞翅目类的害虫抗药性都不大,青虫类的害虫主要在夜晚危害豆角,下午太阳落山后才会从藏匿的豆荚或花朵中出来,所以白天用药是很难防治的。建议农户可以在下午7点以后,或者早上6点之前喷施农药,如果露水较大可以放到晚上。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落花,摘除被害的豆荚集中烧毁,做好田园清洁,以减少虫源,减轻危害。
物理防治:可在田间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据实际应用效果看,使用灯光诱杀的效果还是很明显。
化学药剂防治,也是常用的防治方法,一般在钻蛀性害虫防治应抓住卵孵化高峰用药,可选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苦参碱等药剂,喷药是重点喷到花蕾、嫩荚
一点红油豆种植管理比如上了***怎么治?
豆角***病不可以靠治疗来解决问题的,必须以预报为主。别外很多蔬菜上的***病都是由蚜虫传播的,必须通过蚜虫的防治来预防***病的发生。防治蚜虫方法: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任选一种兑水喷施。另外在***病发病初期,可作用宁南霉素、吡虫啉、“沃叶氨基酸”叶面肥兑水叶面喷雾,间隔5-7天,连续喷2-3次。如***病已经严重发生,那就没办法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菜豆***防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菜豆***防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28329.html发布于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