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技术的架构,计算机技术的架构包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计算机技术的架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计算机技术的架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专升本,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安全各有什么区别?
首先,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还是比较统一的,大部分计算机专业都会开设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由于数学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比较重要,所以往往数学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科)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专业,计科比较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包括操作系统、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编译原理、数电、模电等课程,所以计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较灵活,目前整个IT领域中有大量的技术人员都是计科专业毕业的。
网络工程专业比较专注于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原理、现代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等课程,所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网络相关的技术岗位,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软件工程专业是目前就业比较好的专业之一,软件工程专业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一些实践项目,这会明显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软件工程专业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不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题目都比较贴近技术流行趋势,比如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向。
信息安全专业在大数据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安全专业专注于数据安全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密码学、数字鉴别、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原理、网络安全协议等。当前正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对于大数据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信息安全专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怎么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
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约翰·阿塔那索夫
(Atanasoff)教授。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个人可能会问:“谁创造了第一台数字计算机”,那将是Konrad Zuse,他创造了Z3(1941年):第一台可编程数字计算机。 但这不是电子的。
也许有人会问,谁创造了第一台可编程电子数字计算机,那将是汤米·弗洛斯(Tommy Flowers),他是布莱奇利公园(1943)的巨像计算机的主要设计师。 但是它们不是通用的,而是使用开关和跳线进行编程的。
John Mauchly和J.Presper Eckert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ENIAC,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可编程电子数字计算机(1945年)。
但是,对于提出的具体问题“哪个[_a***_]研发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些都不是正确的。
正确的答案是美国人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他创建了阿塔纳索夫-贝里计算机(ABC),该计算机于1942年在爱荷华州立大学成功测试。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叫做“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英文缩写ENIAC,发音是“埃尼阿克”。它是图灵完全(具有无限存储能力的通用物理机器或编程语言)的电子计算机,能够重新编程,解决各种计算问题。
↑↑↑在ENIAC上编程
ENIAC的主人是美国陆军弹道研究实验室(BRL),最初用来计算火炮的火力表。
1946年被公布的时候,EINAC就被当时的新闻界赞誉为“巨脑”,因为它的计算速度比机电机器提高了1000倍,是个历史性的飞跃。
更关键的是, 它的数学能力和通用可编程能力,为后续电子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揭幕典礼中,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当时叫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英文简称ENIAC。
ENIAC的研制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测算炮弹弹道轨迹的,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的小组研制而成。
ENIAC占地170m*m,总重量达30吨,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
自此,以ENIAC为代表的一大批计算机迅速的推广开来,形成了以电子管为基础制作的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家族。此时的电脑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从军用发展至民用,由实验室研制转化为工业生产,同时由科学方面的计算扩展到日常的数据和事务处理。ENIAC被认为现代计算机的鼻祖。
而在此时,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程序存储是把一些常用到的基本指令操作都制作成电路,每一个操作使用一个数代表,这个数字就可以控制电脑执行某种操作。而把这些数编制成程序之后,再把程序和数据放在电脑的内存储器里,当计算机运行时就可以依次高速地从存储器里取出各种指令,并且依次执行。程序存储把计算机变成了真正的自动计算,它的出现被称为计算机历史上的里程碑,而建立在这种结构上的计算机被后人们称为‘’冯 诺依曼机‘’。冯 诺依曼当时也为ENIAC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冯 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 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架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计算机技术的架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32725.html发布于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