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豆***病咋防治,土豆***病咋防治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土豆病毒病咋防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土豆***病咋防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月土豆如何防治瓢虫危害?
马铃薯瓢虫主要为害茄科植物,是马铃薯和茄子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同样的植物,取食后叶片残留表皮,且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全田如枯焦状,植株干枯而死。影响马铃薯瓢虫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夏季高温,28℃以上卵即使孵化也不能发育至成虫,所马铃薯瓢虫实际是北方的种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过热的南方没有分布。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园的杂草和残株,降低越冬虫源基数。根据成虫的***死性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叶背上的卵块和植株上的蛹,并集中杀灭。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马铃薯瓢虫幼虫分散之前用药效果最好。常用药剂: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或40%菊杂乳油或菊马乳油3000倍液;21%灭***乳油6000倍液喷雾。
马铃薯瓢虫的防治方法:
一、防治重点区域:有暖冬、石质山较多的深山区和半山区,距荒山坡较近的马铃薯田。
二、防治指标:调查100棵马铃薯,有30头成虫,或每100棵有卵100粒,就必须进行药剂防治。
三、防治时期:在越冬成虫出现盛期和产卵初期,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并要进行连续防治。
四、具体使用药剂和用量:要选择能杀死成虫、幼虫和卵的农药。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为40%的辛硫磷,每667平方米75至100毫升,加水50升;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菊酯或拟菊酯类制剂,每667平方米用药50毫升,加水50升,进行田间喷雾。如使用两次以上,最好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瓢虫产生抗药性。
一、土豆瓢虫的为害症状
土豆瓢虫主要为害茄科植物,是土豆和茄子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同样的植物,取食后叶片残留表皮,且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全田如枯焦状,植株干枯而死。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过多会导致叶片枯萎。被害果上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逐渐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二、土豆瓢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卵:长1.4mm,纵立,鲜***,有纵纹。幼虫:体长约9mm,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蛹:长约6mm,椭圆形,淡***,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三、土豆瓢虫的生活习性
在我国甘肃、四川以东,长江流域以北均有发生。在北方大部地区1年2—3代,以成虫群集越冬。一般于5月开始活动,为害土豆或苗床中的茄子、番茄、青椒苗。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底8月初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的成虫自9月中旬开始寻求越冬场所,10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下午4时后转向叶面取食。成虫、幼虫都有残食同种卵的习性。成虫***死性强,并可分泌***黏液。越冬成虫多产卵于土豆苗基部叶背,20~30粒靠近在一起。幼虫夜间孵化后共有4龄,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老熟后多在植株基部茎上或叶背化蛹。
四、土豆瓢虫的防治方法
1提倡***用防虫网防治廿八星瓢虫,兼治其他害虫。
2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死习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灭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豆***病咋防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土豆***病咋防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33237.html发布于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