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流感***症状和防治措施-禽流感***的症状

本文目录一览:
禽流感症状及预防措施
1、禽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方法 主要靠加强预防措施。发生本病时要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焚烧病鸡尸体等综合防治措施。一旦发生本病,须***取以下措施:⑴确诊后立即实施应急措施,封锁和隔离疫区。
2、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咳嗽、咽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一些患者胸部X线可有单侧肺炎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多种器官衰竭,以致死亡。
3、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鸭流感|鸭流感症状及治疗方案
通常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液,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常出现摆头、张口喘息症状;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后期不能站立,死前下痢。
通常的表现为:患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大便拉白色或带淡黄绿色水样稀粪。精神沉郁,腿软无力,伏卧地上,缩颈。部分患鸭有呼吸道症状,少数患鸭死前有神经症状。
有些雏鸭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但多数病鸭会出现呼吸道症状。
选择适当灭活疫苗,蛋鸭一般在20日龄前免疫和开产前各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暴发,应严格***取扑杀措施。封锁疫区,严格消毒;低致病性禽流感可***取隔离、消毒与治疗相结合。一般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对症治疗。
针对鸭流感的治疗方案:(1)严把引种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2)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肌体抗病力,预防本病发生。
慢性型:此型系由致病力弱的毒株引起,出现轻微的一过性呼吸道症状。通常鸭呈现此种病型。单纯的鸭流感死亡率很低或无死亡,但在细菌继发感染时常是引起致死的重要原因。
禽流感的感染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防范禽流感?
1、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大多数家禽、野禽、水禽和观赏鸟,最敏感者为鸡、火鸡、鸭、鹅等,水禽多为隐性感染。禽流感***也可感染哺乳类动物,如猪、马、海豹、鲸、水貂等。
2、禽流感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 *** 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
3、其次还有可能通过饮食传播,比如说有些人吃了患有禽流感的鸡下的蛋,牛产的奶,还有一些肉类产品,或者喝了被感染的水也会导致感染上禽流感。
4、传染源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的禽类。
5、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如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市民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怎样防治禽流感?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
2、鸭的禽流感应以预防为主,目前我国已有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疫苗来预防禽流感的发病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措施。
3、除按免疫程序注射禽流感疫苗外,还要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抗体水平低时,要再次注射疫苗;不得到疫区***购家禽产品;要注意周边的环境保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家禽的体况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家禽抵抗疾病的能力。
4、防止***的传入和传播 养鸡场应尽量避免与野鸟、野禽等接触,防止水源、饲料被野禽、野鸟粪便污染,加强鸡场饲养和卫生管理。完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接种。
5、禽流感预防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3568.html发布于 202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