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防治核桃黑皮***,如何防治核桃黑皮***病害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防治核桃黑皮病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如何防治核桃黑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核桃黑斑病如何防治?
核桃黑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西北、西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发生。当核桃受到为害时,会出现叶片皱缩、枯焦、脱落,嫩梢枯死,果实黑腐、早落的症状,严重影响到核桃产量和品质。
核桃黑斑病的发病症状
果实病斑刚开始为黑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黑色病斑,无明显边缘,周围呈现水渍状晕圈,在发病时,病斑中央下陷、龟裂并变为灰白色,果实略现畸形。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全果迅速变黑腐烂,提早落果。当幼果发病时,因其内果皮尚未硬化,病菌会向里扩展,可导致核仁腐烂。当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时,因核壳逐渐硬化,发病仅局限在外果皮,危害较轻。叶片染上病最先沿叶脉出现黑色小斑,随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缘具有半透明状晕圈,多呈现水渍状,到了后期,病斑中央呈现灰色或穿孔状,严重时整个叶片发黑、变脆,残缺不全。叶柄、嫩梢上的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现黑褐色、稍凹陷,病斑绕枝干一周,容易造成枯梢、落叶。
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1)清园:我们可以结合秋冬修剪彻底清园。在核桃落叶以后,及时彻底清扫果园中的落叶、杂草、烂果以及僵果等,并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结合施基肥埋入沟内。我们应该结合修剪,及时剪除或锯掉病虫枝、干枯枝、干腐病枝等,带到园外集中烧毁,以有效减少初侵染源。
(2)加强管理:在核桃举肢蛾、蚜虫等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务必注意及时防治害虫,消灭传染媒介。在***果时,我们要避免损伤枝条,减少伤口,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在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充分消灭越冬病菌。到了生长期,喷1-3次1:0.5:200的半量式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治疗细菌***害的药剂,在雌花开放前、开放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进入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时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防治核桃举肢蛾,减少虫蛀果,减轻病害发生。在果实***收后,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雨过天晴之后,用治疗细菌***害的药剂加叶面肥消灭病菌,降低病菌基数,保护叶片,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核桃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果实及雄花。在嫩叶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较老叶片上病斑呈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有***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有时叶柄也可出现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有黄晕圈病斑,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小而稍隆起的油浸状褐色软斑,后迅速扩大渐陷变黑,***有水渍状晕纹,果实由外向内腐烂直达核壳。
病原细菌在感病果实、枝梢、芽或茎的病斑上越冬,翌春细菌自病斑内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到叶、果及嫩枝上,也可入侵花粉后借花粉传播。细菌自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发病与雨水关系密切,雨后病害常迅速蔓延。展叶及花期最易感病,温度高湿度的雨季发病高峰期在核桃展叶期至开花期最易感染,4~8月为发病期可反复侵染多次。核桃举肢蛾蛀食后的虫果伤口处,很易受病菌侵染。树冠稠密、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病害。
核桃黑斑病一般在5月上旬即可发生,发病早晚与雨水有关。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时发病重。病菌自伤口或气孔侵入,寄主表面保持一定时间的湿度时,有利于病菌侵入。如果组织幼嫩,气孔张开,而表面潮湿时,则细菌侵入幼果约需要5分钟,侵入叶片约需要10分钟。
发病与雨水的关系很大,雨后病害常迅速蔓延。细菌传染幼果的适温为5~27℃,侵染叶片的适温为4~30℃,潜育期在果实上需5~34天,在叶片上需8~18天。立秋前后高温高湿天是防治黑斑病的关键时期,否则,待黑斑病爆发后,果实感病率可达40%以上。
因此,应***取措施如下:
1、将树冠最顶端的直立枝条疏除,改善核桃园通风透光条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防治核桃黑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防治核桃黑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36309.html发布于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