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豆***的防治技术,东北大豆***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大豆病毒的防治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东北大豆***的防治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豆***病该如何防治?
大豆***病,指的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病,而是很多种病害的总称(下面统称为***病),它在大豆实际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并且分布广泛,在很多大豆产区,多多少少都有发生,给大豆的产量带来很大的威胁。
大豆***病的症状相对比较明显,刚开始发病后,症状较轻,仔细观察叶片,会出现有斑驳(斑驳指一种颜色中出现其它的颜色),如果不太容易观察,可摘下叶片,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有黄绿相间的斑驳,其它症状还不太明显。
随着病情的加重,黄绿相间的斑驳会越来越明显,并且出现皱缩现象,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有凸起,观察颜色,有些呈***(黄斑),观察叶脉,可能已出现坏死,观察植株的高度,比正常的大豆要矮小,等到结荚期时,结荚少,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
下面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建议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后,不仅不好防治,成本还会增加,预防措施主要有3点:
1、品种
购买品种时,以适合当地种植为前提,然后购买抗病性相对较强的品种,这样的话,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抑制部分***病的传播和危害,先从最开始做起。
2、水肥适宜
田间的水分和肥料要适宜, 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多,比如当田间干旱时,要及时进行灌溉浇水,但也不能过多,适宜就行,同理肥料也一样,过少导致影响不足,过多有可能出现肥害,都不利于大豆的正常生长,只有在适宜的情况下,大豆的正常生长才能有保证,抵抗病毒病的能力也会增加。
3、蚜虫的防治
据笔者了解,大豆***病我国大豆生产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害,普遍发生于各大豆产区,主要有六种症状。
如果防控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将大豆***病的影响控制的有效的范围之内,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做好防范,尽可能减少损失。
1、轻花叶型
这种类型的大豆***病感染后的大豆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可见有黄绿相间斑驳,植株生长基本正常。
2、重花叶型、
这种类型的大豆***病感染后的大豆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植株矮化,暗绿色。
3、皱叶花叶型、
这种类型的大豆***病感染后的大豆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起,植株矮化,结荚少。
4、黄斑型、
大豆***病该如何防治?
答案:大豆***病主要有:大豆花叶***、黄瓜花叶***、苜蓿花叶***等等。它们是由蚜虫和带***的种子传播。
黄豆***病是在种植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病害,有十种以上,主要是***和昆虫传播。不同的***由不同的昆虫来传播。大豆花叶***,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片。黄瓜花叶***会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苜蓿花叶***引起大豆叶片花叶,其特点是鲜明的***斑纹。大豆***病引起的这些症状一般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型症状。
大豆***病是由***和昆虫传播。主要影响的因素是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对***病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气候因素很重要,天气干旱少雨,对大豆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使抗病性下防,虾虫的生长和活动,是大豆***病的主要来源。在四五月份干旱少雨时候,发病严重。加强大豆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增施磷钾肥,干旱及时浇水,及时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②加强田间管理,关注水肥,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③即时防治蚜虫,,防止和减少***的感染。④药剂选用20%的***A500倍溶液,或者用5%的菌毒清400倍溶液,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再喷一次。
总之,黄豆***病是带病***和蚜虫传播的,挑选抗病品种和消灭蚜虫,做好田间管理,培育壮株,提高抗病能力。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对于您的提问,首先大豆的***病有很多种要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根据不同的***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接下来我和大家防治大豆***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种植大豆时,我们主要会遇到的***症状有:轻叶病、叶皱缩病和豆粒斑病。大豆***主要是由于播种带有***的***和蚜虫的传染。
一、播种无毒的大豆***才是关键
我们第一次种植大豆时都会选择买大豆***,这个时候根本不清楚买的大豆***的质量。因此在买***时候要慎重,可以购买朋友推荐的***或者购买朋友种植不错的***。种植无病的大豆***,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大豆的***病。
二、及时的发现蚜虫并进行杀灭
首先在大豆张叶的时候,可喷洒植病灵来预防蚜虫的产生;在大豆结果前期,是蚜虫的生长繁殖的高峰时期,因此要喷洒***溶剂王来进行杀灭蚜虫。
三、大豆***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大豆正青防治的具体措施?
推荐使用2.5%的多杀菌素1000-1500倍。
大豆叶面上的青虫,学名豆天蛾,是一种鳞翅目咀嚼式口器害虫。
针对青虫的特性,可以选择
2、大龄虫口,触杀效果稍微差一点,可以选择带内吸作用或者可渗透进叶面的杀虫剂,药效稍微慢一点,但持久。
. 常见的农药,如氨基甲酸乙酯等,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豆青虫的数量。
2. 生物农药,如***、细菌和真菌等,也可以用于防治豆青虫,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
3. 配合农业文化措施,如合理轮作、套种等,可以减少豆青虫的发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农药,结合生物农药和农业文化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豆青虫。
1、选种与处理
选择抗病品种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抗病品种具体有哪几个,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在此就不再作介绍。
选择好***后,可用精甲-咯菌睛、丁硫-福美双、噻虫-福-萎锈等进行包衣拌种。预防大豆根腐病,地下害虫,蚜虫,粉飞虱等,切断病菌传染源。
2、平衡施肥
底肥要施足有机肥和化肥,并补充微量元素,做到养分充足而全面。一般每亩施土杂肥3方,大豆专用复合肥40公斤,硼肥5000~1000克。追肥:提苗肥尿素每亩5~8公斤,花荚肥每亩施复合肥30公斤。不提倡白茬播种,推广种肥同播技术。
3、轮作换茬或间作套种
为降低病虫源基数,进行合理轮作,或间作套种,也是预防症青的有效措施。轮作期2~3年,或者与玉米、红薯、芝麻等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大力推广近年来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4、培育壮苗
加强田间管理,进行中耕松土,合理调配肥水,使大豆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逆性,减少症青植株的出现。
5、防虫
大豆害虫最佳防治方法?
1.地下害虫及苗期害虫。可用含有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噻虫胺或克百威成分的种衣剂进行***处理,也可播种前后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或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药剂***用沟施方式进行防治。蛴螬发生严重地块也可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随种肥施用。
防治地老虎,宜设置糖醋酒盆诱杀成虫;或在田间幼虫危害期,用80%敌敌畏乳油300倍液喷洒灰菜、刺菜、苜蓿等鲜碎草上制成毒草,于傍晚撒到作物幼苗根际,诱杀幼虫。
防治二条叶甲、跳甲、蒙古灰象甲等苗期害虫,可在害虫幼虫期选用呋虫胺、噻虫胺、丁硫克百威等成分颗粒剂进行沟施,或在害虫成虫期选用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喷雾。
(4)药剂防治。大豆封垄地块,可用高粱或玉米秆吸足敌敌畏药液,田间每隔5垄插一行,每行间隔5米~6米插一根药棒,进行田间熏蒸。要注意敌敌畏对高粱有害,距高粱20米以内的豆田内不能使用。未封垄的地块,可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d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用地面机械进行药剂防治;封垄地块,更宜***用植保[_a***_]飞机开展航化作业,可同时兼防其它食叶类害虫。
3.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预防苗期蚜虫可用噻虫嗪成分或高含量吡虫啉(高巧)种衣剂进行***处理。当田间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达1500头~3000头,且天敌数量较少或植株卷叶率超过5%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生物农药苦参碱、阿维菌素或化学药剂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等。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块,以上药剂可与螺螨酯、哒螨灵、炔螨特、阿维菌素混用兼防。
4.大豆根绒粉蚧。大豆根绒粉蚧一般在豆苗刚刚开始出土时发生,多集中在田间杂草及土壤表面。应深入田间,仔细调查田间杂草、豆苗,发现大豆根绒粉蚧及时指导防治。防治最佳时期为根绒粉蚧处于体表绒粉尚未形成的低龄若虫期,此时若虫尚未固定于大豆上,可使用啶虫脒喷雾或涂抹进行防治,视防控效果情况,隔7天再防治1次。
5.大豆蓟马。预防可用噻虫嗪成分种衣剂进行***处理。大豆苗期当每株有蓟马20头或顶叶皱缩时,可用噻虫嗪、甲维盐、多杀霉素或啶虫脒等喷雾防治。
6.苜蓿夜蛾等食叶类害虫。合理轮作,深翻、灭茬,可减少虫源。田间虫量少时,可用纱网、布袋等顺豆株顶部扫集,或用手振动豆株,使虫落地,就地消灭。田间喷雾防治应在幼虫3龄前,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或虫酰肼等成分药剂。
最佳防治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多种类群。
大豆害虫我们尽量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相对温和的农药产品,建议使用的农药产品:比如虫卵兼治的虫螨腈+虱螨脲组合,或者选用甲维盐+虫酰肼、茚虫威+虫螨腈、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组合,对3-5龄害虫均有不错防效。
以下3种常用,效果好:
1、灭扫利
大豆引发地老虎虫害之后,可以选用20%灭扫利1000倍液于傍晚进行喷施,或者选用90%敌百虫800倍喷在青料上加以诱杀,喷药时注意戴好手套和面罩,以免药剂溅到眼睛里。
2、四聚乙醛
大豆遭受蜗牛的侵袭之后,对于虫害密度大的地块,需要在作物根部附近顺着田垄撒施6%四聚乙醛颗粒剂,每亩300克,或者向植株上喷施22%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每亩20毫升。
大豆田间白飞虱危害及防治?
大豆田间白飞虱是大豆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大豆造成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吸食植物汁液:白飞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大量吸食会导致植物叶片逐渐发黄、萎蔫,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2. 分泌蜜露:白飞虱吸食植物汁液后会分泌蜜露,蜜露会滴落在叶片上,成为霉菌繁殖的营养源,导致叶片上产生黑霉斑点,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3. 传播***:白飞虱是许多植物***的传播媒介,它们吸食感染***的植物汁液后,再寄生在健康植物上,将***传播给新的宿主植物。
白飞虱的防治可以***取以下措施:
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寄蝇等,来控制白飞虱的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喷洒,选用有效成分对白飞虱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要注意使用浓度和频率,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 套种防治:合理安排大豆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利用不同病虫害对不同作物的寄生特点,减少白飞虱的滋生与传播。
4. 检疫隔离:及时发现白飞虱的危害,对疫情地段进行隔离,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5. 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潜在的寄主,保持田间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防止白飞虱的繁殖和滋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大豆***的防治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大豆***的防治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mw.com/post/7134.html发布于 2024-03-18